Epi合成致死靶点发现模型
合成致死机制已经成为癌症靶向治疗的一个很有前景的研究方向。公司平台拥有大量的合成致死靶点筛选/评价模型,这些模型在寻找特定基因或表观遗传学改变背景下对癌细胞生存至关重要的靶点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我们开发了非epi肿瘤抑制基因缺失(如p53、PTEN和MTAP)和epi靶点的合成致死筛选/评价模型。通过这些模型,我们发现了许多可以与非epi肿瘤抑制基因合成致死的表观遗传学靶点。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在发现癌症靶向治疗的新靶点方面非常有效。CLX001、CLX004和CLX006管线的靶点验证工作就是这个平台的成果。平台同时也可以支持这几个管线后期的结构优化和药效评价工作。
Epi-related合成致死靶点发现模型
合成致死机制已经成为癌症靶向治疗的一个很有前景的研究方向。我们同时也在开发epi肿瘤抑制基因缺失(如TET2、SETD2和UTX等)和非表观肿瘤抑制基因靶点的合成致死筛选/评价模型。
通过针对癌细胞中这些特定的合成脆弱性,可以开发出选择性地消除癌细胞的治疗方法,同时将对健康组织的影响降到最低。合成致死模型极大地支持了我们的CLX002和CLX008管线的靶点验证和药效评价工作,这些都属于对癌症治疗极具前景的新型疗法。
通过利用合成致死的筛选/评价模型,赛岚在探索适合特定遗传和表观遗传背景的新靶点方面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使我们离个性化癌症治疗更近一步。
广泛的合作
我们深知广泛的合作在创新药研发中的关键作用,因此赛岚与很多学术和行业伙伴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些合作伙伴与赛岚有着共同的愿景,通过共享最尖端的技术、专业知识和资源,从而加快研发工作。我们的目标是利用这些合作迅速扩充赛岚的First-in-class管线。
注:CLX001、CLX002、CLX008等均为赛岚医药在研管线编号